搜索
科大人物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大人物 > 正文

刘元媛:学生管理的“活地图”

作者:李粟 来源:报社 责任编辑:韩玉花   终审: 点击: 日期:2022-11-30

——访校优秀辅导员刘元媛


在建院21年的中德科技学院,现任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的刘元媛老师已经与学院相伴成长了18年。她从2004年进入中德科技学院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,读研期间在该学院担任兼职辅导员。2012年,她留校成为中德科技学院专职辅导员以后,10年来扎根学生工作一线,专心致力于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成才,具有丰富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经验,先后3次被评为学校优秀辅导员。她曾两次去德国学习工作,对学院和学生的情况非常熟悉,被称作中德科技学院学生管理的“活地图”。

将思政工作做到海内外学生心里

在中外合作办学、多元文化交融的育人环境中,刘元媛一直着力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“心中有党、眼里有光”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由于每年都有学生赴德深造,她不仅要负责学院国内800余名学生,还要负责海外300余名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。

在帕德博恩大学、锡根大学、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等与我校合作的多所德国高校中,学院都设立了“红色驿站”,创新“互联网+思政”模式。在每个“红色驿站”中,由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带头,组织我校全体在德学生和部分校友参加活动。刘元媛等老师依托易班、青年之声、微信平台等,对他们进行线上指导、传递学习资料。

同时,学院通过举办中德文化周、中德文化节、中德梦之夜等党建和团学品牌活动,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海内外学生同步化,把党的声音传达到学子中去。

通过“红色驿站”,刘元媛在对海外学子进行思想引领的同时,还能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,把国内外师生密切联系起来。海外留学归来的优秀学子,也常作为“中德榜样”回到学院,与学弟学妹分享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。

2020年初国内刚出现疫情时,在德学生自发组织为武汉捐款捐物。后来国外疫情愈发严重,学院又给在德学生寄去防疫物资,指导他们做好个人防护。其中,有一名在德学生的合租公寓内出现确诊患者,但是德国不采取隔离措施,医生让其自行回家休养。刘元媛知道后立即联系学生了解情况,叮嘱他在房间内做好隔离防护。接着,她找到“红色驿站”负责人,帮助隔离学生购买很多食品和物资放到门口。在14天隔离期间,刘元媛每天按时询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状况,陪他聊天减轻焦虑情绪,最终平安度过隔离期。

在德学生每当遇到问题,总会第一时间找刘元媛寻求帮助。学习或生活上的不适应、西方文化的冲击,他们都爱跟刘老师聊一聊。对极个别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,刘老师会经常进行线上疏导,与大使馆、当地学校、家长、周围同学及时联系,密切关注海外学生心理健康。

曾有一名2009级学生,在德国读研时多次咨询刘老师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,经过深入探讨后,刘老师引导他思考出国读书的初心,最终他选择博士毕业后回国工作,努力让所学知识发挥出最大价值。多年来,从中德科技学院走出的大批学子,回国后进入汽车、自动化控制等行业工作,成长为优秀的国际化工程师。

为学生实现梦想保驾护航

在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中德科技学院,近几年涌现出一批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崭露头角的学生。其中有的学生从小就展现出过人天赋,但更多学生是在学习了相关课程后才产生兴趣,在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下逐渐走上了科技创新之路。

获评“校十大科创之星”的宋彦涛同学,大一入校不久就表现出了科技创新特长。刘元媛老师鼓励他进入学院的“中德创工场”创客空间,并找到刘中冬老师带领他一步步深入研究。在“中德创工场”创客空间里,老师们与学生们一起修改作品申报书,在路演场上一起展示创新成果。学院先后有30%以上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,涌现出“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客”毕晅晨、“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”葛茂旭等一批优秀创业典型,有160余名毕业生开办企业,创新创业已成为中德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。

曾经有一名学生突然遭到父母去世的打击,学习劲头受挫,意志消沉。为了帮他改变精神状态,刘元媛主动把他拉到学生的科技创新团队里面去,鼓励他参加竞赛,让他在紧张的小组合作中调整自己。后来,他慢慢体会到科研的乐趣,成长为团队的负责人,还带领低年级同学继续进行科技创新。他的团队在2020年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喜获一等奖,他也重新树立了自信。他说:“感谢老师们在我低谷期及时伸出的援手,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我也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,我要继续考研、读博,真正学会本领回报社会。”

能帮助一个又一个胸怀梦想的学生在成才之路上奔跑前行,是刘元媛最开心的事。“我想做学生成长的营养剂,引导海内外学子励志勤学,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、家国命运紧密相连,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青年。”她这样说。

做学生们贴心的大姐姐

在学院里,从2004级到2022级的学生刘元媛基本都认识,很多学生都亲切地喊她“学姐”,因为她很温暖、亲切,没有距离感,能说心里话。

每次新生入学之前,刘元媛都会把学生信息表反复看上好多遍,记住他们照片上的样子。当学生来校报到时,一见面她就能叫出学生们的名字,一下子就让学生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强烈的亲近感。

正是由于这份亲近感,从大一的入学适应、大二的专业学习,到大三的方向选择、大四的就业规划,每当遇到困惑,他们都会很自然地去找刘老师,因为“她随时都在”。在德留学生假期回国时也会主动来找她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。

“辅导员工作做细了,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。”刘元媛说,“我希望做一个温暖的知心大姐姐,能随时给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。辅导员工作要以学生为本,如果没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,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。”所以,对她而言,帮助学生不存在上班和下班的分别。她告诉学生,每当遇到问题,无论什么时间,都可以随时联系她。

曾经有学生的妈妈意外去世,回家后边哭边给刘老师打电话,刘元媛连续好几天一直陪她聊天、安抚她的情绪。回到学校后,学生感激地对她说:“多亏你一直陪着我,不然我会觉得自己孤立无援。”刘元媛坚持做的,正像她每次在学生出国欢送会上说的那样:“学院永远是你们的家,老师永远是你们背后的守护者。”

2018级学生刘舸告诉记者,刘老师非常有原则、有大局观,能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。跟她聊天可以让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,看到老师的样子让她也想去努力。她是一位真真正正为学生着想,负责任、可信赖的好老师。

做专职辅导员10年来,刘元媛的学生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。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马骥评价她:“履职尽责,心中有爱,是工作上的女强人,学生们的知心人。”

“辅导员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。”刘元媛笑着说,“毕业多年的学生主动找我分享自己考研成功、工作顺利、家庭美满的喜悦,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好肯定。”她将继续围绕学生、关照学生、服务学生,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。

  • 崂山校区:

   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

  • 四方校区:

   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

  • 中德国际合作区(中德校区):

  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

  • 高密校区:

   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

  • 济南校区:

   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

  • 教科产融合学院(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):

   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(西段)5188号

   鲁ICP备   鲁公网安备    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
©2023 英国正版365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-Official Mobile Platform